2023年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堅持全省資源管理“一盤棋”,抓好資源高效利用,以資源推動產業發展。推動綠色鋁向精深加工和終端制造延伸,擴大光伏電池片和組件產能規模,綠色鋁硅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100億元。加強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光伏等清潔能源,實施一批源網荷儲示范項目,穩步推進原油加工和頁巖氣開發,積極推進“減油增化”,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做強原料“第一車間”,促進卷煙結構調整和品牌升級,煙草制品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加快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技術更新改造,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提出:各地各部門要系統深入盤點用活優勢資源,以資源換產業、以資源換市場、以資源換技術,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推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積極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參與三七、咖啡、核桃等農業資源,稀貴金屬、磷、鋰等礦產資源,水風光、頁巖氣等清潔能源以及文化旅游資源等開發利用和產業化,優先支持全產業鏈打造高附加值產品企業。完善資源管理辦法,規范開發行為,細化權責關系,堅決杜絕占而不用。
2023年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振興園區經濟。深入開展園區規模和質量提升行動,加快項目擴園、企業滿園、集群強園,“一園一策”發展千億級園區,開展10個以上開發區標準化試點。完成開發區管理機構優化調整,制定賦權指導目錄和主導產業指引,健全統計指標體系,加強考核評價。開發區規上工業企業新增400戶左右,營業收入超千億元開發區達7家。
《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提出:省預算內資金安排10億元,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省級科技計劃、外經貿發展等專項資金要加大向開發區傾斜支持。對開發區內符合條件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支持。支持開發區建設企業孵化器,鼓勵引進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落戶開發區。加快推廣“標準地”出讓,制定出臺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工作指引。支持首批重點省級開發區跨越式發展,在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對符合發行條件的,支持每個開發區按20億元左右的額度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有必要可申請擴大額度。支持各地依托獨有資源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打造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特色園區,由省直有關部門“一對一”給予支持。力爭2023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00戶左右,營業收入超千億元開發區達7家。
2023年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口岸經濟。實施口岸建設行動,一體推進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經濟發展、口岸城市建設,集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樞紐型口岸。加快口岸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吸引境內外產業鏈關鍵環節、關鍵企業入園發展,推進邊民互市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發展特色化、品牌化服務經濟,促進口岸經濟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
《2023年推動經濟穩進提質政策措施》提出:在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前提下,單列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50億元以上,支持磨憨、瑞麗、河口等沿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省級財政分別安排5億元、2億元、2億元,用于支持磨憨、瑞麗、河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統籌預算內資金安排5億元,支持磨憨國際口岸城市高標準建設。全面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支持沿邊產業園區發展,支持在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的基礎上,按規定實行民族自治地方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支持在磨憨、瑞麗、河口等口岸設立免稅店。支持邊民互市發展,邊民按規定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生活用品每人每天價值在8000元人民幣以下的,免征相關進口稅收。省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優先支持推進智慧口岸提標升級。加大口岸“運抵直通”模式復制推廣,落實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持續開展通關業務改革。
近日,南方電網服務的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5省區新能源單日發電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0.4億千瓦時。其中,云南貢獻三成,新能源日發電量最高達3.80億千瓦時,占南方電網云南電網統調日發電量近一半,發電出力占比最高達66.84%,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目前該州已形成楚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級園區,祿豐產業園區、武定產業園區、牟定產業園區3個省級園區,其他6個州級特色園區“1+3+N”的總體發展格局。
?玉溪市圍繞“3815”戰略發展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主動作為、守正創新,在建立機制、調查研究、研定目標等方面精準發力,聚力推動園區經濟全面振興。
承上啟下,解決矛盾問題,應對風險挑戰,推動高質量發展。一年來,臨滄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和給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重要回信精神,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大力發展“三大經濟”,堅定不移推進“五化”進程,深入實施系列三年行動,“三年上臺階”步履堅實。